北京清华大学跑步时间表

匿名网友 | 2020-09-03 09:15
1条回答

最佳答案

(共1个回答)
  • 经过激烈的比拼,核研院教师陈志鹏以36分25秒的成绩获得男子10公里冠军,航院2016级博士生李苗、建筑学院2015级本科生李涵一分别获得第二、三名。女子10公里冠军被经管学院2017级本科生刘玉摘得,成绩为43分36秒。计算机系2017级本科生夏雯宇、物业中心教工李营紧随其后分获第二、三名。校友全长河以1小时21分49秒的成绩蝉联了男子半程马拉松冠军,自动化系2017级本科生刘翔宇、机械系2015级博士生张冬冬分获第二、三名。在女子半程马拉松中,经管学院2015级本科生张燕以1小时34分36秒率先冲线夺冠,校友崔敬杰、郗华分别获得第二、三名。
    跑步机家用评测 | 09-03 09:15
  • 清华副校长每天工作十小时 带团队操场跑步调整

  •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施一公说,他回国的念头在读博士期间就有了。在外多久,对家的思念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就积蓄多久。2006年,清华大学邀请施一公回国任职,施一公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就答应了。2007年,他正式调入清华大学,被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
  • 清华大学要求学生跑步吗?

  • 当然,学校要看到,现在大学生都是年轻90后,是有个性、敢“标新立异”的一代,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当然不能满足于单一的体育锻炼形式,应该多样化,像球类、体操类、武术类、游泳类,自行车类,甚至徒步、跳绳、踢毽子等,只要条件允许都该丰富相关课程,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总是长跑、打球等“老三样”。因为身体得到锻炼才是最终目的,这点清华大学可谓与时俱进。从前年开始,清华大学适应学生的状态跟要求做了一些调整,允许部分同学用球类、游泳等运动方式代替长跑。今年,“大一行动计划”还与“阳光长跑”结合起来,学生们不必在固定时间长跑了,而是开发了一款名为“阿甘长跑”的APP随时跑……清华大学使出浑身解数,开展各种“个性化”体育项目,既满足学生个性化运动需求,又跟足流行,让“互联网+体育”,融进大学生健身中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锻炼身体,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给其他学校做出了典范。
  • 清华大学跑步路线分享(转)

  • 在四季分明的北京跑步很有季节感,在清华里跑马圈也是如此。秋天的马圈最美,一路银杏满地,沿河杨柳依依;冬天的马圈一片空旷,一切都沉睡着,只有你在奔跑;在春天里跑马圈,最令我惊喜的不是沿途的花草,而是跑着跑着发现周围的树都已经绿了,前几天还是一片萧瑟呢;在夏天,我选择在晚上跑马圈,这时候最容易让浮躁的自己沉静下来。我曾经想过,跑马圈最吸引我的是什么?风景好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应该是我在跑马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的跑步的自由与惬意,以及它们带给我的对生活的乐观和知足,而这些是我在平时参加场地训练所没有感受到的。很多时候,我会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跑完几个马圈到东操的草坪上溜达两三圈,踩踩腿,把衣服换了之后去吃饭、上课。
  • 清华导学故事|朱安东师门每周15公里的跑步计划

  • 孙洁民:“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不久,朱老师就提到师门每个人都应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每周跑步15公里,可以分成若干次跑,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是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无体育,不清华”的校园文化。几周之后,我就明显感觉身体素质有了提高,而且也比以往更加重视锻炼身体,而且还参与2次并比较轻松地完成了校园马拉松10km赛程。”